四年了,我还是很想他 2 回复 阅读 8147 箐雅 2024-03-18 19:31 IP归属: Unknown 取消收藏 收藏 惊蛰过,春分近。万物生。油菜花开了。郁郁葱葱,轰轰烈烈。荠菜花也占满了山坡地头。春雨和阳光轮番上阵,又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。今天路过门口路边的桂花树时,闻到不甚浓郁的桂花香气。在这个春雨略显绵密的傍晚,抬头看到枝头颜色偏淡一些的桂花,藏在苍绿的树叶间,和着周边坡上嫩绿的青草,色泽不算鲜明,香气却格外轻远和迷离。一瞬间,有些怔忡。四季桂花,花开四季,树越长越高大壮实,春天还是如约到来,种树人已经离开整整四年。抬眼望天,难掩鼻酸。没有刻意记挂,也不再能参与任何相关的仪式。生活的琐琐碎碎里,很难再有太多感性的情绪。熙熙攘攘的世间,大家都沉默着,戴着面具,把自己隐藏好,然后各司其职,扮演属于自己或不属于自己的角色。不再互诉衷肠,不再吐槽琐碎里的小破事,毕竟解决好就已经费尽了全部气力。风霜雨雪,四季轮回,时间的车轮碾压过,心绪淡了又淡。我开始能够理解匝匝密密的丰盈的感官,是怎么日渐麻木与淡漠的。也开始能懂得长途跋涉疲于奔命的沉默不语没有表情的成年人。只是血脉里流淌的类似传承一样的东西还在不断影响我的生命,让我在做某些决定和看待一些事情的时候,会惊觉过程中有他的关于处事风格之类的痕迹。 像是刻在骨子里的烙印一般,生生不息。想起钱穆的“中国文化看待死亡是心心相印,此心存在于世,离开后在后人心里得到映照与复现,心与心辉映,如此相续不已。”这大概就是道德经“不失其所者久,死而不亡者寿”的体现吧。生命是不断延续的,精神与品质长久存于人心,不衰不朽。就像我跟我爸闲聊间总时不时会不经意提起关于他的一些小事。明明好像已经不记得,突然提起却觉得格外清晰,恍如他从来不曾离开。又好像总有些遗憾在心头萦绕,却虚无缥缈,不一而足。因此再聊起的时候,语气平淡,情绪不外露,仿若谈论近期的天气变化。只是再翻到一些遗物的时候还是会感慨,看到自己以前记录的相关的文字还是会心口发紧,酸涩难言。音容笑貌,历历往事,在人间最后留在念想里的,总归都是好。以前常常会遗憾他苦了一辈子,升级打怪即将功成,却在还没来得及停下来享受便匆匆离场。壮丽河山,泱泱盛世,很多景色不曾入眼。但后面看到更多的相仿的相关的例子,惊觉这一辈人在时代的大背景下,过程都如此雷同。惜福,本也是留给后人深思的美好品质。后来我才意识到,事了拂衣去,本身也是一种功德圆满。于是,因为懂得,所以慈悲。感知过相似的苦难,因此再看到时忍不住心生恻隐。以至于春天来了,肝气却愈发有些郁结的苗头。近来发生了各种能理解但难以忍受的事情。也不至于无法接受,只是心有戚戚,人间的苦难总是在太阳底下无新事的。人性的复杂,人性的恶,苦衷与私利,冷眼旁观,春寒料峭里,恍若地狱在人间。却无能为力,因此保持旁观,保持觉察。在这个过程中只觉察自己,不去追究世间的善与恶。同体大悲,但只修自己。不入局。大概是历经过亲人的死别后,我开始变得淡然。尽力尽心,不置身事外,努力对世事洞若观火,但也尊重所有好的不好的过程。而对生命的感悟也是那个时刻突然想通的。本质上,所有人,最后都要走同样的路,大道殊途同归。所以再发生的时候,只是很坦荡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,尽力尽心,但不再内耗。不再为难自己。而这个事情,是他最后教给我的。四年了,尽管尘归尘土归土,生命归于天地,但有些东西,永远不会被岁月磨灭。有些生命,不朽不灭。 人点赞 热帖 关于樟树葛岭,有小伙伴知道吗? 作为父母,该和孩子做朋友还是当家长? 请问40+男人的出路在哪? 就业难 精彩回复 箐雅03-29 IP归属: 浙江省 一直都在,只是换了主页面以后,人少了很多很多 1 全部回复 wqq19*03-28 IP归属: 江西省南昌市 沙发 过去5年了回来看看居然还在 0 箐雅03-29 IP归属: 浙江省 板凳 原帖由 wqq19* 于 03-28 12:23 发表:1过去5年了回来看看居然还在一直都在,只是换了主页面以后,人少了很多很多 1 朋友圈 微信好友 新浪微博 QQ好友 QQ空间 点击菜单栏“”,选择“分享”。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!
惊蛰过,春分近。万物生。油菜花开了。郁郁葱葱,轰轰烈烈。荠菜花也占满了山坡地头。春雨和阳光轮番上阵,又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。今天路过门口路边的桂花树时,闻到不甚浓郁的桂花香气。在这个春雨略显绵密的傍晚,抬头看到枝头颜色偏淡一些的桂花,藏在苍绿的树叶间,和着周边坡上嫩绿的青草,色泽不算鲜明,香气却格外轻远和迷离。一瞬间,有些怔忡。四季桂花,花开四季,树越长越高大壮实,春天还是如约到来,种树人已经离开整整四年。抬眼望天,难掩鼻酸。没有刻意记挂,也不再能参与任何相关的仪式。生活的琐琐碎碎里,很难再有太多感性的情绪。熙熙攘攘的世间,大家都沉默着,戴着面具,把自己隐藏好,然后各司其职,扮演属于自己或不属于自己的角色。不再互诉衷肠,不再吐槽琐碎里的小破事,毕竟解决好就已经费尽了全部气力。风霜雨雪,四季轮回,时间的车轮碾压过,心绪淡了又淡。我开始能够理解匝匝密密的丰盈的感官,是怎么日渐麻木与淡漠的。也开始能懂得长途跋涉疲于奔命的沉默不语没有表情的成年人。只是血脉里流淌的类似传承一样的东西还在不断影响我的生命,让我在做某些决定和看待一些事情的时候,会惊觉过程中有他的关于处事风格之类的痕迹。 像是刻在骨子里的烙印一般,生生不息。想起钱穆的“中国文化看待死亡是心心相印,此心存在于世,离开后在后人心里得到映照与复现,心与心辉映,如此相续不已。”这大概就是道德经“不失其所者久,死而不亡者寿”的体现吧。生命是不断延续的,精神与品质长久存于人心,不衰不朽。就像我跟我爸闲聊间总时不时会不经意提起关于他的一些小事。明明好像已经不记得,突然提起却觉得格外清晰,恍如他从来不曾离开。又好像总有些遗憾在心头萦绕,却虚无缥缈,不一而足。因此再聊起的时候,语气平淡,情绪不外露,仿若谈论近期的天气变化。只是再翻到一些遗物的时候还是会感慨,看到自己以前记录的相关的文字还是会心口发紧,酸涩难言。音容笑貌,历历往事,在人间最后留在念想里的,总归都是好。以前常常会遗憾他苦了一辈子,升级打怪即将功成,却在还没来得及停下来享受便匆匆离场。壮丽河山,泱泱盛世,很多景色不曾入眼。但后面看到更多的相仿的相关的例子,惊觉这一辈人在时代的大背景下,过程都如此雷同。惜福,本也是留给后人深思的美好品质。后来我才意识到,事了拂衣去,本身也是一种功德圆满。于是,因为懂得,所以慈悲。感知过相似的苦难,因此再看到时忍不住心生恻隐。以至于春天来了,肝气却愈发有些郁结的苗头。近来发生了各种能理解但难以忍受的事情。也不至于无法接受,只是心有戚戚,人间的苦难总是在太阳底下无新事的。人性的复杂,人性的恶,苦衷与私利,冷眼旁观,春寒料峭里,恍若地狱在人间。却无能为力,因此保持旁观,保持觉察。在这个过程中只觉察自己,不去追究世间的善与恶。同体大悲,但只修自己。不入局。大概是历经过亲人的死别后,我开始变得淡然。尽力尽心,不置身事外,努力对世事洞若观火,但也尊重所有好的不好的过程。而对生命的感悟也是那个时刻突然想通的。本质上,所有人,最后都要走同样的路,大道殊途同归。所以再发生的时候,只是很坦荡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,尽力尽心,但不再内耗。不再为难自己。而这个事情,是他最后教给我的。四年了,尽管尘归尘土归土,生命归于天地,但有些东西,永远不会被岁月磨灭。有些生命,不朽不灭。
wqq19*03-28 IP归属: 江西省南昌市 沙发 过去5年了回来看看居然还在 0 箐雅03-29 IP归属: 浙江省 板凳 原帖由 wqq19* 于 03-28 12:23 发表:1过去5年了回来看看居然还在一直都在,只是换了主页面以后,人少了很多很多 1